这个8月,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大型歌舞剧《戴爱莲》将迎来公演。“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艺术报国传奇故事,将在“中国舞蹈之城”——江门进行首演。
歌舞剧《戴爱莲》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由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李雄辉教授担任总导演,著名音乐人、作曲家刘岳担任音乐总监,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教授朱晗担任舞蹈总监,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边文彤担任舞美总监。
“舞蹈编排”“音乐创作”“舞美设计”作为这部剧的三大灵魂,为把作品打造得更加完美精致、更富艺术水准,主创团队对剧本、乐谱、艺术构思、舞美设计等多方进行反复打磨,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感染力,综合展现出戴爱莲先生作为一名华侨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及她对中国舞蹈艺术的追求、探索、教育和普及。
舞蹈编排
舞蹈作为这部剧的主要组成部分,朱晗透露,本部歌舞剧设计了约18段舞蹈,既有西方的芭蕾,也有中国本土的民族舞,还有现代舞。除了部分场面以演唱形式进行,大部分场面都需要依托舞蹈进行演绎,用舞蹈来塑造人物、推进剧情发展。
同时,朱晗也坦言,戴爱莲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舞蹈史的一段缩影,所涉及的历史时期跨度大、涵盖面广,这给舞蹈编排带来了不少挑战。对此,朱晗带领编舞团队重点演绎了戴爱莲生平跳过的舞蹈。例如,由戴爱莲1941年在香港创作并表演的独舞《东江》,这部具有革命精神的舞蹈作品,在中国广大民众的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不但鼓舞了战时的人民,同时也在中国舞蹈近现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同时也结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视角,我们对这个舞蹈进行了浓缩和凝练,力求在舞台上展现出戴爱莲先生的神韵。”朱晗说道。
音乐创作
就音乐创作而言,“多样性”是这部剧音乐创作的首要特点。“《戴爱莲》这部剧的音乐要在文学的基础上扩展出更多维的审美,与舞蹈融为一体,以艺术的方式再现戴爱莲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刘岳表示,戴爱莲一生的传奇经历奠定了这部剧的叙述逻辑具有多样性,要相应地把东西方音乐融入其中,保持作品的统一性。“比如说她小时候在英国学舞蹈,我们用了古典音乐;后来学习爵士舞,就切换到现代音乐;再后来她在抗日期间深入中国乡村去采风,相应地我们在创作中加了很多民族音乐元素,如鲜明的苗族、土家族、藏族旋律音调,以及纯打击乐的舞蹈叙事都有运用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戴爱莲》最后一幕,刘岳原创一曲《信仰》,用音节来辅助叙事89岁高龄的戴爱莲在领导与同事们的见证下宣读入党誓词,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们把戴爱莲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的追求,和对舞蹈事业的追求融化到音乐当中,《信仰》就是全剧精神的提炼。”据刘岳介绍,这是贯穿《戴爱莲》创排打磨全过程的一首曲目,“从前期的构思、制作、创排,到申报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再到后续作品的进一步打磨,一直保留到现在。这是讨论最多的一场戏,也是全剧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
舞美设计
舞美设计方面,边文彤在研究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化处理,在舞台上还原历史背景,引领观众回到戴爱莲所处的时代。
《戴爱莲》以倒叙的方式,回顾戴爱莲的人生轨迹,在舞美的设计、创作及呈现方面打造了约三十个场景。“戴爱莲先生有国内、国外的生活经历,舞台视觉形象上需要充分顾及。”边文彤透露,为了让观众有更立体的体验,剧场采用LED大屏幕的多媒体舞台置景,运用解构的方式,强化舞台上符号性、富有象征意味的场景搭建,带领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时空的变换,进一步地融入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