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观察|少儿舞蹈:能否把创作的脚步慢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是我家》演出照


少儿舞蹈:

能否把创作的脚步慢下来,

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十二届“小荷风采”

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观察

中国艺术报记者 乔燕冰


或深情地舒展身姿,或兴奋地手舞足蹈,或激动地邀妈妈共舞,“小荷风采”演出第二场现场,在第10排座位前相对宽敞的过道上,一位小观众整晚都无比投入地模仿着台上的表演与其同步而舞,如身旁观众感叹,台上的孩子只跳一支舞,这个孩子跳了整场33支舞,以致孩子母亲整个观演过程都在不时地向身旁观众表达歉意——孩子根本“摁不住了”……这个孩子未来会不会因这场演出走上舞蹈艺术道路,或者会不会明天就开始学习舞蹈,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知道,这一夜,孩子快乐无比!这,就是舞蹈可见的和无形的魅力与力量,也是走过25年的“小荷风采”期待给予孩子的。


《哇!好奇妙呀》演出照


近日在宁波举办的为期8天的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6场演出近200个作品各具特色,全国5000余名小朋友尽展风采。作品有充满孩童梦想、勇敢拼搏的《一起到山顶》《冲啊》《攀登攀登》,也有书写孩童生活、表现童真童趣的《屎壳郎·啷个里个啷》《这是我家》《哇!好奇妙呀》,有表现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的《乐在瑶山》《风之马》《苗山速度》,也有关注儿童内心世界、表达人文关怀的《山那边》《叮叮当之约》,更有传承中华文化、体现灿烂文明的《折扇戏狮》《我爱高甲戏》《遇见·博物馆》等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阳光向上、快乐成长的精神面貌,也透视出当下少儿舞蹈创作丰富多元、不断提升的喜人态势。连日来,通过密集的展演、观演和以“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少儿舞蹈创作”为主题的全国少儿舞蹈发展研讨会,少儿舞蹈创作者在实践中收获,在检阅中反思,我们亦得以窥见少儿舞蹈创作该有怎样的认知、探索和坚守,以及经过12届的历练,如今的少儿舞蹈创作拥有怎样的成长,该有怎样的思考。


《攀登攀登》演出照


>>少儿舞蹈创作最重要的不在于创作,而是通过创作反思应该如何进行少儿教育。

绿绿的芦苇丛里出入着一群银绒黄嘴的小鹅,它们陆上智趣玩耍憨态可掬,水中漂浮倒栽纯真可爱,遇到危险赶紧躲进父母怀里,险情解除又开始快乐嬉戏,《这是我家》上演着一场温暖的“鹅宝家庭秀”。

《屎壳郎·朗个里个朗》演出照

使劲推动、紧紧抱着、奋力顶起,你以为萌态十足的小屎壳郎在做游戏,其实它们在以自己的执着专注于其世代拼尽全力的环保事业,《屎壳郎·啷个里个啷》的小演员们演绎了一众萌化你心的“地球清道夫”。

或单车飞行、或群体协作,或匍匐前行、或跃进冲刺,《冲啊》以一群小小军娃模拟训练营中展身手,飞扬出气吞山河的戎马力量和雄壮军魂,让人心潮澎湃。

《冲啊》演出照

仅仅是展演第一场便佳作频出,让人时而捧腹不止,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泪湿眼眶。多个可圈可点的创作,让专家们点赞不止。

“《这是我家》的动作捕捉极具意味,从单一化幼鹅动作的模仿,上升到小孩子可爱的身体表达,进而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让人看到生活的美和孩子的童真。”以《这是我家》等多个各具特色的佳作为例,展演推选委员会成员(以下简称展演推委)、优秀青年编导吕梓民强调:“少儿舞蹈创作的动作捕捉要有童真、编排要有童趣、表达要有童心!”

《山那边》演出照


  作为舞蹈志愿者深入甘肃陇南鱼龙镇为农村孩子创排舞蹈,让他们也能起舞于“小荷风采”舞台的吕梓民通过自身从事成人和儿童舞蹈实践,深感儿童舞蹈创作之难,尤其是基于此创作,他直言切身感悟:“少儿舞蹈创作最重要的不在于创作,而是通过创作反思应该如何进行少儿舞蹈教育,因材施教,这才是能走得更远的少儿舞蹈教育的基石。”吕梓民也直言,“很多少儿舞蹈老师排练和创作时由于时间的压迫,就只管自己编,编完以后不停地教,甚至是不停地进行填鸭式教育,根本不管孩子是否从你的动作、艺术和审美等方面领悟了什么,一直在追赶时间,违背了少儿舞蹈教育理念和创作初心。所以很多老师可否把脚步放慢下来,把教学放在作品中,再将创作时间放大,慢慢磨,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慢慢前行,就会在游戏中找到编舞方式和趣味,会更多地发现真善美,也会获得更多的教育心得。”

《折扇戏狮》演出照

“农耕文化中家的观念必须是安定的,所以我在舞台中后区安放了一片芦苇丛,作为安定的家的象征。‘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桥上驼铃叮咚响,桥下芦花一片白’。因为刘基的《大堤曲》和童谣《卢沟桥》这些美丽的诗句,会在脑海中勾勒出美好的画面,于是就有了舞蹈接近尾声时,芦苇从绿色变成白色的一次翻转,完成了春去秋来的时光交替,这些正是传统文化对创作的引导。而从教育角度看,舞蹈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如同苏东坡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有爱的地方就有家,所以家庭的情爱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中国舞协少儿舞蹈委员会委员、《这是我家》编导周旭光分享的其创作背后的文化支撑,既让人看到成功创作的文化领悟,又深切感受到寓教于乐的润物无声。

《乐在瑶山》演出照

>>要植根于我们的文化,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和表现传统文化,舞蹈才会生动且有生命力。

  “跳一支舞,告诉我你来自何方。”如同展演推委、中国舞协古典舞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舞协主席韩瑾援引这句名言来表达舞蹈创作寻找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回溯往届“小荷风采”参演作品《龙舟》用孩子的身体、纯真的情感去触摸中华文明历史,感知传统文化密码,演绎文化历史的温度,张扬中国人的血脉风骨,她表示,从关注少儿舞蹈童真、童心、童趣,进阶到讨论文化传承视域下少儿舞蹈创作这一论题,是当下时代发展和艺术进步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实践,必须呼唤文化有支撑、艺术有质量、题材有内容、思想有价值的少儿舞蹈作品,而如何将文化传承有效落实于少儿舞蹈创作,则应该重视强化身体认同感,明确身份认同感,追求文化认同感。

《遇见·博物馆》演出照


正如周旭光所言,“要植根于我们的文化,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和表现传统文化,舞蹈才会生动且有生命力”,展演推委、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一级编导帅晓军基于创作实践有感而发:“前段时间我编排少儿舞蹈作品,特别想塑造一个无拘无束的少年形象,呈现其行走天地间,躺在草地上望着白云的自在,但十几岁的演员怎么也跳不到我想要的感觉,后来才意识到那是我的感受和期待,不是孩子的,面对鸟语花香的山间野地,他们可能永远不会躺着看白云,而是更喜欢跟地上的虫子玩。当我改变编排后,演员就来劲了,这件事让我强烈感受到,创作永远不要用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想当然地表达孩子的感受。”同时他表示,所有少儿舞蹈的创作都是成年人,成年人要给孩子什么内容,引导其建立怎样的审美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是必须思考的问题,所以少儿舞蹈创作者肩负社会责任,要为社会、为时代、为文化所需而创作,同时,要与少儿共情、共理。

《我爱高甲戏》演出照

>>少儿舞蹈自主编创能力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我们仍然要像作论文一样,不停地开题和破题。

  “‘小荷风采’我还能再干5届!10届!”年已耄耋,从第一届至今在这一平台上创造了《宝宝会走了》《小蚂蚁》《下雪了,真滑》《我可喜欢你》等近20部颇具口碑的幼儿舞蹈代表作的知名编导、《屎壳郎·啷个里个啷》编导曹尔瑞是少儿舞蹈创作的前辈和标杆,也是“小荷风采”的见证者,更是中国少儿舞蹈不断发展的力量基石和精神符号——正如北京舞协副主席、一级导演孟艳对她的致敬:“耐住寂寞,固执坚守,大爱担当,奉献恒久。”

《苗山速度》演出照


“面对国民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国家战略,25年来硕果累累的‘小荷风采’始终在探索符合当下时代和少年儿童需求的、不可替代的舞蹈美育实践路径。从1998年第一届至今,‘小荷风采’涌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取材多样、思维多元、主题鲜明,充分证明了少儿舞蹈自主编创能力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推动少儿舞蹈行业发展,也扩大了少儿舞蹈创作的规模,彰显了崭新的编创理念和表演艺术水准。”展演推委、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敏认为,从最初参与者想拿“金牌”,到成为业界仰慕的“名牌”,逐渐成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的艺术“品牌”,“小荷风采”如今已经具有亦应继续充分发挥其在少儿舞蹈发展风向标和少儿舞蹈创作领航者的深刻价值和意义。


《叮叮当之约》演出照


“通过‘小荷风采’,我们成年人的专业舞蹈创作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中国舞协副主席、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演员山翀的话道出了很多专家对“小荷风采”收获的欣慰之情。

为本届“小荷风采”作品综合水平明显提高而颇感欣喜的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从展演中看到的是创作者在选材、立意、认知和表达等方面都越来越从容,创作质感上了一个新台阶,即作品选择的题材和创作者的创作意识与表达期待之间的融合度显著提高,作品综合艺术表达的指数提升了,审美感觉更完备了,没有成人舞蹈那么多套路,更贴近业界期待的艺术旨趣,并且开始呈现出深层思考,表现出舞蹈意识和舞蹈思维的进步等可喜之处。

《风之马》演出照

同时罗斌指出,通过理念倡导、创作规范等实现导向引领和行业示范,是走过25年的“小荷风采”成长的根本,同时,以成立中国舞协少儿舞蹈委员会等方式集结行业骨干实现带动示范作用亦至关重要。“这些行业人才不仅对全国少儿舞蹈创作具有示范作用,而且他们又带动了更多年轻的创作者,这次参展的很多作品都是他们的学生创作的,这样就形成了健康的创作生态。而且,‘三童原则’同样指向创作者,一代代创作者正在建构人才梯队的完整性,从而保持高昂的创作态势。因此,‘小荷风采’的25年,也是少儿舞蹈创作人才梯队建设成长的25年。并且,‘小荷风采’展演并非评奖比赛的‘锦标’式追求,少了些竞争可能带来的功利性危害,使之相对更纯粹也更易实现系统性和阶段性的成长与递进,这些都成为25年的经验和收获。当然, 25年的成长与成绩同样带来诸多启发和思考,以及深层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像作论文一样,要不断地开题,然后不停地去解题破题,从而不断推进少儿舞蹈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